Saturday, May 10, 2014

微信"瞬间"2013-9-17

(1)

自由自在地老去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些揶揄岁月流逝的当代箴言,虽略不近情理,亦不乏为至理名言。其中之一道:"当你开始怀旧的时候,不是因为那时好,而是因为你老了"。事实的确如此。最近一段时间,我就特别喜欢粗食杂粮,像红薯,玉米之类的,几乎爱不释口。早上一个微波炉烤红薯,中午两个玉米面发糕,晚上如果可能的话,真想喝上一碗五谷杂糊。不仅自己爱吃,也极力游说儿子女儿吃。说只吃精粮不健康,就像年迈的老母当年为家里缺少细粮找借口时所说的一模一样,只是动机确实不同了,我这可是真爱吃,爱到了迷恋的程度。

说到迷恋,其实应该是留恋。如果不是女儿的辩驳提醒了我,我还真以为他们和我自己当年那样不识货呢!女儿这学期选修了一门心理学课,其中有一课讲到所谓的"安慰品"对人心理的影响。比如一个人如果年少时经常接触某个物件,那么在他年老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这类物件,不论它多么粗糙破旧,多么无用碍眼。依此理论,女儿说那红薯玉米糕之类的美味其实就是我的"安慰品"。言外之意就是我已经开始在怀旧中老去,需要在我年少时赖以维生且久食生厌的粗粮中找到安慰。我并不怀疑女儿对老父的至诚爱戴,但她这番极科学的辩驳加玩笑让我开始思考。

我不得不承认发现或创造这一心理学理论的人很有洞察力,而那个说出开篇时提到的当代箴言的人也不是只为贫嘴的等闲之辈。我确实很喜欢怀旧了。就如现在这样,我喜欢随时随地写下一些零碎的感悟或记忆,并很好地保存起来。也喜欢把儿女们的文字搜集珍藏。开始喜欢看历史频道,喜欢考究破旧的"古董",喜欢在古书中寻找智慧,喜欢用古体诗词表达情怀。还有喜欢品味我的"安慰品"红薯和玉米糕。在即将步入半百之时,我真的开始老去了吗?

事实的确如此。想到女儿善意的玩笑,任凭儿子顽皮地用居高临下的姿态顶撞自己为父的劝导,"美好"的过去开始时时逗留脑海,挥之不去,真的是那样美好!曾经那样苦涩难咽的五谷杂粮,曾经以那样花样翻新的形式出现,彼时意在促进简单食欲的花招,此刻竟是这样令人向往。烤红薯,煮红薯,红薯干,红薯面,窝头,发糕,煎饼,摊黄,黑花卷,钢筋面,碴子粥,稀糊糊,都仿佛节假请客聚会时妻所准备的中西全席中的佳肴一般,历历在目,益思愈念。这些曾经伴随了我的童年,如今开始安慰我的近知天命之年的记忆,在每天的早餐之际,就是这样揭示着女儿所提及的道理,令人留恋的不是那些日子的艰难,而是那些艰难的日子。

昨天组里一同为公司一个女同事过生日。午餐后收到她致谢的邮件,说:"感谢大家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二十九岁生日"。本想回以"真看不出来你已经这么老了"来恭维一下,后恐为误解而作罢。我们都很清楚她是在用这样的玩笑掩饰自己的真实年龄。以她在公司二十多年的经历,还有虽保持良好但也显露岁月痕迹的体型来猜测,她应该是我的同龄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做为女士,喜爱美丽,留恋年轻自无可厚非。但流年似水,岁月无情,所有的人都要同样去面对。最近被诊断罹患癌症的高科技名人李开复在互联网上感慨道:"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其实何止如此,岁月面前,生命面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下班回家的路上,收音机NPR的节目里介绍了一个有个性的英国流行音乐作曲家的故事。在讲解完他诸多个人事迹和成就后的结尾处,主持人说人死之前必须听的一千首歌曲中有一首就是这位音乐人的作品。由此,我想到以前经常在网络专栏中看到的类似死前必须。必须去的一百个景点,必须读的一百本书,必须吃的五十种食物,必须做的二十个决定,等等此类,不胜枚举。照此推理,如果真要不遗憾地死去,那真得要忙死才能行。而以我目前半百将过,多事无成的现状,想平安无虞地老去将来的日子绝无可能。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看似百般无奈,无力回天。但我更愿意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解读。不再妄为不可及,不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诚诚恳恳务好正业,心平气和,平平安安度过今生,闻鸡起舞,随遇而安, 淡泊明志,心存感恩,这是知天命之一解。认真思考人生下半程,重新定位生活之优先次序,换好轮胎跑当跑的路是知天命之二解。

在即便是"人活八十仍健在"的今天,半百后的旅途还是来日不多,屈指可数。但心存盼望的我们有理由选择在快乐中,感恩里自由自在地老去,携手并肩渐渐没入那依旧美丽的夕阳红中去,从容不迫,荣辱不惊!

(2)

中秋夜妻自制月饼两种,翠绿的冰皮和酥白的五仁,粗题以赞。

寒宫降紫绿
玉桂捧银丹
中秋月圆好
迟暮菊绣娟

暖炉融相忆
冷璧醉无眠
阖家齐把盏
千里共明暄

最后一句"千里一线牵"是否好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