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0, 2014

微信"瞬间"2014-3-13

《进城》(7)

三月份的早晨,外面仍然下着小雪,阴冷的天在寒风的陪伴下感觉有如冰点以下。7点05 到达贝瑞卡停车场,像往常一样,四百多个停位已经三分之二满了。准备乘车的同行人挤满了小小的候车室,外面的寒冷被隔在室外。没有受冻的感觉时,望着窗外的飞雪是一件惬意的事。火车准时到达。排队上车的几分钟里,扑面的寒风让人开始体会到日后必须风雨无阻地重复每天的日程,而且需要足够的耐力。
车内十分温暖,开始盘算今天的安排。除正常工作以外,今天需要考虑午餐的事情。昨日漫步时,沿街看到不少的餐点小店,比乡下的小而拥挤,但大多装饰情趣高雅,有所谓"小资"的味道。
突然想起昨天从"云"办公管理人员那里要来的一份社区简图。上面标识了步行五到十分钟之内所有商贾店辅的信息,餐馆咖啡吧竟有近百家之多,而且这里的五到十分钟步程绝对不是昨日赶火车时所跑过的那么长的距离。仅在河南边一隅,小小一个圆圈,两三个街区而已,这里毕竟是城市。图的另一面有一幅剑桥,特别是肯刀广场地区的历史简略图。粗略看过,代表着文明与发展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让我更具体地体会到了一段真实又确实值得自豪的历史。说值得自豪并不为过,因为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自己和许多从世界各地来此的高科技新移民确实把几百年来波士顿地区的科技发展的生命延续了下来。看着那一个个时间节点,和那些节点上的事迹,对这个城市,我只有选择敬重,如同敬重一个学识渊博又宽容接纳的长者。快到站了,收心准备奔程。从今天起要像年轻人一样有活力。
八点十分左右到达北站,外面风雪趋紧。出站过程中犹豫片刻是否应该顶风奔袭以省时间,或是应该直接搭乘地铁以求温暖。风雪中站外街道上人流如旧,寒冷和风雪并没有阻止城市的活力和为这活力而奔走的人们。我没有理由了,常常自诩的坚强意志适逢其时。风雪中依旧繁忙的波土顿别有一番䪨味。

《进城》(8)

也许是滨海开阔的缘故,今天波士顿的风格外剧烈,纵然身处高楼林立的街区,迎面吹来,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在乡下几年寒暑也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形。本来已经换好了衣服,准备今天的例跑,还不到桥边,就顿感寒风的威力了,想河畔的风势必更加严酷。于是很不情愿地罢手,转而在"云"公司楼下的街道上走走。雪势较早晨弱了许多,但仍是大片雪花随风漂落。若没有这难耐的寒冷,那感受应该就只有意境的佳美了。但是寒风中依然有足够的美丽可寻,衣着时髦的女子疾走在风中,长长的围脖在风中漂曳就足己赏心悦目。想起了儿子最近喜欢戴围脖的事,还有自己年少时也很在乎穿着的事,一些迷惑在这寒风吹来的美丽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城市是古老的,就像抚摸过的那段古旧桥栏,但城市也是年轻的,那些充满天真和自信的身影随处可见。
下班的分到了,收好行囊,步入回家的路。天气虽然寒冷,依计划步行全程到北站,以便估测一下需用时间,为以后上下班行程安排提供一个参考,同时正好也补充一下今天欠缺煅炼的不足。在Google地图上测算,全程只有1.4 英里,相对于每天10英里的例跑,几乎可以忽略。八分钟时间,在寒风中走过那座维修中的古桥,到达和民弟相约的 MGH站,大约路程过半。是时,桥上正好一趟红线地铁驶到,一点也没比步行出色。
过桥前和民弟通话,得知不能如约同行。又见时间充裕,于是放慢脚步,边走边观赏行过的街道和两边的景观。引向北站的剑桥路和斯坦尼福特路显然都有着和这个城市一样的年岁,尽管高新的建筑已经把历史的记忆挤压在仅有的几个在狭小缝隙中顽强生存的红砖房中,脚下的人行道和辅就这道的红砖用岁月留下磨痕清楚地暗示着其中沉淀着的故事。风天虽然寒冷,但仍有众多往返步行的人,不同的是他们各自大衣裹身,棉帽,手套齐全,一副遮风挡雨的装束,与我这格格不入的行装相比,反显出"新来的"本色。十分钟后,顺利到达北站,几日来头一次有心和闲暇来细看北站这座波士顿标志性建筑的全貌和那个醒目的标示。这是凯尔特人和 Bruins球队的主场,也是众多球迷一票难求想要来的地方。
前几天和女儿谈论进城的事,论及城市生活的诸多优势。博物馆,音乐会,戏剧表演等等应该是乡下所难及的。今天出门准时,提前十五分钟就到了。既将搭乘的列车还没有进站,因而有时间在 TD Garden大厅内闲逛几分钟,正好赶上一班Bruins的球迷等候进场看比赛。这才明白在来的路上不断有人自言自语"Tickets, tickets!"的原因。只是不请楚他们到底是黄牛还是球迷。球赛应该在几个小时以后开始,长长的队已经排到门外。
车来了,出发了,都很准时。只觉得刚才开始记录今天的点滴,已经到了贝瑞卡,时间6点02分。驱车回家十分顺畅,家中有一份热腾腾的牛肉面等候,真有一种挣面包人回家的自豪与幸福。一天如此。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