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2, 2007

播种神的品格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路加福音15章28节)

路加福音15章里记载了主耶稣讲述的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一个富有的父亲有两个儿子。生在福中又不谙辛劳的小儿子成人以后,要求父亲把他的一份分给自己。慈爱的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在得到他应得的部分家产后,小儿子离家游荡,挥霍一空。正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他耗尽所有,一文不名的时候,又赶上了严重的饥荒。穷困潦倒的小儿子无路可走,只好给人当雇工,放猪维生。即便如此,仍然常常食不裹腹。饥饿难耐之下,和猪争抢食物。想起他父家的富有和父亲的慈爱,这个困苦中的小儿子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决定回头向父亲认罪,并愿意以奴仆雇工的身份为父亲做工以取得他的原谅。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当父亲远远看到他归来的身影时,并没有因为他从前的冒犯和荒诞而责备他,更没有因为他落魄肮脏的外表而嫌弃他,反而用慈爱的拥抱和亲吻迎接他,用锦衣美食款待他,用金饰珠宝赏赐他。一直在家遵守父命安心事奉的大儿子因此心生不满,责怪父亲不扬善弃恶,没有公平。父亲的回答是:“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路加福音15章31-32节)

无独有偶,这种百般珍惜回头浪子的态度在我们的文化里也是根深蒂固的。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中的许多故事和出自清朝思想家宣鼎的《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二的成语“浪子回头金不换”,都正确地认可了浪子改邪归正的难能可贵。

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通常都会认为那个浪子是故事的主角,是给我们有警示作用的典范,从而忽略了那个孝顺的大儿子的不正确反应对我们的提醒。其实在类似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和这个大儿子一样。或者因为自己的善举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或者因为自己的贡献没有得到该得的奖赏,或者因为我们的能力没有获得期待的赏识,或者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赢取同样的认可,我们都会愤世嫉俗,怒视不公,我们都会心怀不满,言语苦毒。由此而生的忌妒,憎恨,心胸狭窄,不仅会让我们对已有的富足视而不见,让应有的感恩之心丧失殆尽,而且会让我们忽视“浪子回头”本身的难能可贵,从而无法分享到“金不换”那样无比的欢喜和快乐。

那个慈父对待浪子的博大胸怀,温柔慈爱,接纳宽容和智慧为人正是我们的天父,我们的神,我们的基督耶稣对待我们属世罪人的所作所为。同样,那个慈父对大儿子的教诲也是我们的天父,我们的神,我们的基督耶稣对我们的期待,他拯救我们,盼望我们活出他一样的品格。

犹太哲学家斯皮尔伯格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让我们学习播种神的智慧,以收获神的品德,播种神的品德,以收获神的宽容,播种神的宽容,以收获神的慈爱,播种神的慈爱,以收获神的永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