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妻同姊妹朋友们在微信群里狂转一个帖子《史上最全的熬粥方法》。 要不是关键字“粥”吸引了我的眼目, 真的会因为已经被当今网络文字用滥了的“史上最”给耽误了。 又曾想这五次三番的转载,加之熬粥并无需上乘厨艺, 众姊妹们一定会在过去不久的油条风和月饼潮的鼓舞下,再显神通。 不想几日来竟杳无声息,让我倍感遗憾。而遗憾之余又顾“粥” 思意,想起许多与之相关的趣闻与旧事。
民以食为天,千古不变的真理。尽管中国历代文人极力推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但无食饿倒英雄汉却大有人在。 食当从粥起,历史上最早因食丧志, 因小失大的记载当数圣经中红豆粥的故事了。以扫因为一碗红豆粥, 将自己拥有领受神祝福特权的长子名份换给了弟弟雅各。 正如始祖亚当偷吃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至关重要的苹果, 从而导致自我堕落乃至毁灭那样, 这一碗同样带来千古悔恨的红豆粥, 不仅提示着人们何为人生当求之大义, 而且埋下了当今中东战火绵延之根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以糜粥之微小,拨千年悲叹之厚重,此粥首屈一指。
“物贱以人贵”从不乏例证,对粥而言也是如此。 因人而贵的粥当首推明朝开国皇帝之“麦蚕豆干粥”(亦另有“ 珍珠翡翠白玉粥”之说)。云朱元璋兵败南逃,三天未食。 有幸为一老妇好心救助。老妇家贫如洗,无以供应, 就地取来未成熟的嫩蚕豆,不青不黄的大麦穗, 用石磨磨出一根根蚕样的粉条。下锅煮就,香气扑鼻。 朱元璋一连三碗落肚,自觉好吃无比。遂问老妇是何种美味, 老妇随口应答:“麦蚕豆干粥”。朱元璋立国称帝后, 久食美味佳肴而生厌。遂招老妇入宫再做当年美味粥。 朱元璋虽然大失所望,但念及当年救命之恩,重赏老妇后而作罢。“ 麦蚕豆干粥”以粗杂粮蔬做就,却因此成为江浙一带传统名粥。
中华饮食中历来就有南粥北面之说。盛产小麦的北方精于各种面食, 而之于煲粥熬汤,以稻米为主的南方自然当仁不让。然而, 盛产于北方的玉米制成的粥食却因清宫御膳的情有独钟留名于史。《 清宫琐记》 记载的慈禧太后爱吃的玉米粥源于另一个帝王为朴素民食所救助的传 说。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外出打猎,太阳落山之际,仍猎获不多。 正要打道回府,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遂紧追不舍, 把随从远远甩在身后。追至深山,天色将暮,康熙帝精疲力竭, 饥肠辘辘,只好策马回返。途中偶遇农舍,见一家老小正要吃饭。 饭桌上热气腾腾,焦黄的玉米面窝头和喷香的玉米粥,诱人耳目。 康熙借餐之后倍感飨口,尤其喜爱玉米粥。 回宫后遂命御膳房将玉米粥加入膳食谱。 古代帝王与贫民饮食的传说或见于正史,或传于民谣, 虽多缘于为帝王歌功颂德之初衷, 然而经历过如此艰难困苦的帝王也会因此多少体贴民之疾苦。 不论真实与否,古时赈灾粥要稠到筷子插进去立而不浮为准, 应该是这种情形的一个写照。
如果说帝王们偶然的宠幸让简朴的糜粥名见经传, 那么名士文人为之带来的则是历久弥新文化馨香。《孔子家語‧ 在厄第二十》中记载有这样一段关于粥的故事。相传有一次, 孔子与弟子们被围困在陈、蔡一带,连续七日无以进食。 子贡伺机突围,以自己财资购回糙米,与颜回一同熬粥。 子贡稍出归来之际,见颜回正将一勺粥送入口中,遂生愠气。 因颜回素来人品高尚,不便质问。转而询问夫子,仁廉之士, 会不会穷而失节?夫子回答说,如果在穷困时就改变气节, 那怎么称得上仁人廉士呢?子贡遂告知所见之事。夫子虽然疑惑, 但以对颜回以往人品的了解,觉得必事出有因。唤颜回来试探道, 近来经常梦到祖先,该祭奠了,粥好后我们先祭祖吧。 颜回忙道不可,并详述缘由道,煮粥时,房顶一快灰掉入锅中, 本想舀出扔掉,因爱惜那勺米汤便自己喝掉了。 用吃过的东西祭祖为不敬。夫子释然,众弟子也信服不已。 颜回的品性在这样一个粥的故事上经受了考验,而孔子仁人豁达, 不无端猜忌的德行也在同样一个粥的故事中得以彰显。
粥假名人事迹而传世亦见于成语“划粥割齑”。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闻名于史的北宋名士范仲淹早年生活非常艰苦,因无钱买粮, 只能喝粥。每早米粥熬好后,待之凝固,然后划成三分, 佐以咸菜末,一日三餐简朴如此。一天,一位朋友来访,见范仲淹饮食简陋而于心不忍, 屡赠钱财而不受。遂于翌日送来许多美味佳肴, 范仲淹见友人心诚意切,便勉强接受了。 可几日后友人再访,见所赠美食尽皆完整但已腐烂败坏。 怒而质责仲淹穷清高,令友人伤心。范仲淹解释道,不是不想吃, 而是不敢吃,怕自己因而失志,无法继续过喝粥咽菜平常生活。 友人闻之,愈发钦佩范仲淹的人品。 而范仲淹也不负其心志,文韬武略,传世于史。
历代文人墨客的一个缺点也是一个优点就是善于把平常琐事提拔到雅 致有趣的境界。对粥来说也是如此。宋代诗人陆游,讲究养生之道, 平生喜粥,认为食粥可以强身益气,延年益寿。曾因而赋诗曰:“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文豪苏东坡也喜欢食粥。据说任徐州知州时, 酒后食粥,雅兴大发,赋《热粥诗》云“身心颠倒不自知, 更识人间有真味”。明代诗人张方贤熬粥有得,在《煮粥诗》 中写道:“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写粥之余把文人墨客所推崇得淡泊人生描绘的恰如其分。 文人有风雅者如是,亦有附庸风雅者。 相传清朝有个私塾老先生喜欢作诗。一日午餐食粥。他不慌不忙吟《 粥诗》一首道:“瓯米煮成一碗粥,西风吹来浪波稠; 远望好似西湖水,缺少渔翁下钓钩”。读来意境虽然深远, 但终因文不符实而留人笑柄。老先生吟诗兴致正高时, 恰巧秀才汤建文路过,笑道:“先生,一瓯米煮一碗粥, 粥稠稀可知否?书房门向东开,何有西风进来?西湖距此千里, 先生何以看到?既无渔翁下钩,碗边坐是何人?”。老先生道:“ 我的诗不通,那你说这《粥诗》该怎么写?”。汤建文吟道:“ 数米煮成一碗粥,鼻风吹来两条沟;近看好似团圆镜, 照见先生在里头。”。生动贴切,风趣优雅,以文会友,词浅意深, 把一个老先生喝粥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文人要把粥吟诵到诗文里去, 而商贾之人则要假借文之风雅给粥找个好卖点。 这在当今社会看来是有道经营的典范,绝不为过。但在过去, 言不符实或言之无证都是不能长久的。在粥的世界里, 几个有趣的典故虽不知应验多少,但成就了几大名粥是不争的事实。 这几大名粥之一当首推寄托着古时寒窗学子们美好愿望的“ 三元及第粥”。相传,清时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拜祖, 每日喜欢以猪肝、猪肾和猪肚煮粥而食。一位御史前来探访林召棠, 巧遇林状元吃粥。老御史见粥清香诱人,问及其名。 林状元知道老御史盼望自己的儿子也能科场高中,因而恭敬答道:“ 及第粥”。老御史食粥后满心喜欢,回家命厨子依法炮制, 精心熬制“及第粥”给儿子吃。后来儿子果然高中状元。 老御史大喜过望,逢人便讲“及第粥”的好处。“及第粥” 由此开始广为流传。如此粥佐人事的名粥还有第二个就是抗倭专供“ 番薯糖粥”。明末年间,恩平居民为支持抗击倭寇的将领,煮“ 番薯糖粥”予以食用,将士食用后精神抖擞,战力如有神助, 一举歼灭倭寇后,“番薯糖粥”名扬天下。此外, 另有值得一书的名粥是让浪子回头的“荔湾艇仔粥”。 话说当年有一西关富二代,承万贯家财却只识花天酒地, 不久家财散尽后走投无路,跳水自沉之际被一船家救起。 富二代对船家哀叹道,今生只识美味,别无所长,如今家财散尽, 生不如死。船家救人心切,遂问道, 你看我今天捕获鱼虾当如何烹制才好?富二代闻罢精神抖擞, 把心里想像的烹鱼法告诉船家:“将鱼肉起出, 鱼骨煎香以沙布包好煲粥,鱼肉切片、海蜇、尤鱼切丝, 外加鸡蛋几只、花生少许及船家久存不舍的火鸭,如此等等, 尽皆煎香、切丝后一并入锅煲制”。船家一一照做,烹制良久, 粥香扑鼻。搯滚烫浓粥入鸡公碗,佐以葱花姜丝,随即可食。 船家亲朋好友逐香而来,对此粥赞不绝口。富二代受此鼓舞, 洗心革面,煮粥为业,终以此“荔湾艇仔粥”一举成名, 成为一代粥祖。
相对于帝王将相和志士文人,粥之于平民百姓更在乎其勤俭持家, 平常度日的本质。因此也就有了朱夫子治家格言中“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历代长传。 平民百姓之喝粥与帝王文人之食粥不同,喝的是清淡 ,食的是寡鲜,喝的是维生,食的是延年。 当有闲之人在食粥之余给粥赋以高雅的寓意时, 举步维艰的百姓从喝粥中流露出的对粥的珍惜并不低俗。诚然, 自从人“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 简朴便成了人们不得不选择的美德。 而正是当人必须选择这一美德的时候,谦卑,敬畏, 感恩之心方可由此而发,随之而来的或境况改观,或心灵升华, 或功成名就,或百世流芳,亦或依旧如常,无所改观, 都是因之而得的祝福。平民喝粥,和所喝之粥一样,平淡无奇, 多无故事,但同样历久千年,无法割舍。
以粥食温柔细腻,滋补养身的本质来表达同样的骨肉亲情当数“ 李绩煮粥侍姊”的故事了。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姐姐生病卧床, 亲自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和头发。姐姐劝道:“ 你有妻妾众多,何苦劳烦自己?”。李绩回答说:“ 不是因为无人可用,是想着姐姐年纪大了,我也老了, 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能多久呢?”。拳拳亲情, 尽在一举一粥。“子欲养而亲不待”, 想到先前读到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字,念及远在故乡的父母, 只愿有机会也熬粗粥一锅,权表寸心。
较之国人善在饭食中寻找浪漫的写意, 西人则更善于寻找逻辑和规则。同样是关于粥, 西人想到的是如何从中找到最佳的治国规则。有故事如是说。 七人同住,每日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经常争先恐后, 秩序混乱,致互相埋怨,心存芥蒂。于是, 商讨办法解决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的问题。方法之一, 指定一个人分粥,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之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结果是他们只有一天可以吃饱,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方法之三, 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 结果只有溜须拍马的人和分粥的人自己分得的多。方法之四, 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 结果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等到协同一致,粥到嘴时已经凉透了。 方法五,轮流分粥, 而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 结果出人预料,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乎一样,于是大家和平度日。 这个故事实际上映射的是一个公平社会制度形成的过程。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 号称当今最完美的民主机制也就如同第四种方法那样, 公平但毫无效益。方法之五那样理想的制度也许只是个梦想, 但愿梦想成真。
关于粥和制度,有文人王蒙者以文人的哲学抽象写就过一篇“ 坚硬的稀粥”来一目了然地影射当时的专制制度。 说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因为爷爷对稀粥的独有钟爱, 以及家中其他各人各自虽思改变,但互不妥协的牵扯, 导致最终还是不得不喝粥的结局。此文一出,追捧者无数, 皆以为点到了制度的死穴。依此推论,一个喝粥的制度, 在粥的坚硬中,是无法改变喝粥的结局的,想吃干饭绝无可能。 不成想几十年后,这家人在稀粥的坚韧中忍辱负重, 开始和首富比肩,吃起酒肉大餐了,只是烹饪方法有所不同。 粥有千种,煮制各异,稀粥加奶酪,牛奶拌辣椒都不会合胃口的。
我自己与粥,也有一段平凡但记忆深刻的故事。之所以时常记起, 是因为那段往事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上初中那年, 需要步行很远到学校。许多同学因而会随身带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 家境并不宽裕的我没有这样的奢侈,因而每当同学购买零食时, 我只能避开。尽管自己明白这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 偶尔的虚荣心和对零食的渴望还是让我陷入了那次困境。 下学回家的路上,同学合伙要到路过的一个饭馆喝糖稀粥, 满满一大碗大米粥,外加一大勺白糖, 对那个年代的我诱惑不亚于一辆漂亮的新车。 但五分钱的代价也是同样的让人犹豫不已。 在一分钱能买两个米花糖,三个月能得到一毛钱的零花钱的年代, 五分钱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然而糖稀粥的诱惑外加同学们的极力怂恿, 我加入了喝糖稀粥的队伍,从同学那里借来五分钱, 尽情放胆地享受了一把。 可当时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归还借来的五分钱。喝粥之后多日, 我在家里翻箱倒柜, 希望找到以前看到过的母亲曾经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的一分或两分钱, 以期积少成多。不幸的是明明以前曾亲眼见到过的, 竟然一分钱也没找到。后来母亲知道了这件事,责骂之余, 帮我还上了那五分钱的巨债。 一碗口感极好的糖稀粥和一段担惊受怕的举债经历让我懂得了诱惑的 代价。
粥本清淡平和,宜静心安分,食其滋养,感乎恩德。 还是收心品其滋味为上。食粥养生,道理浅显,古经多有记载。《 本草经疏》有道:粳米乃“五谷之长,人相须以为命者也。”《 随息居饮食谱》曰:“粳米甘平,宜煮粥食,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 每收奇绩。”《医药六书•药性总义》称:“ 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北宋张文潜之《 粥记》言简意赅,阐述了食粥养生法:“每晨起,食粥一大碗。 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腔腑相得, 最为饮食之良”。 有此诸多历久弥新之佐证,加之年少之时多因家贫而喝粥良多, 于今身无杂疾之困扰,更加感念粥之益处。
腊八节应该不远了,静候其间妻同众姊妹朋友“群雌粥粥”, 竞技煲粥的景象。想在这欲投亲而不得的异域他乡, 必是一道可歌可写的风景。更何况在寒冬里, 品尝热腾腾的粥本来也是一件十分写意的事。在此之前, 权且把美好的愿望寄了,以待同样美好现实到来。撰此杂文以记, 同时问自己一句“还记得上次喝粥是什么时候吗?”
民以食为天,千古不变的真理。尽管中国历代文人极力推崇“
“物贱以人贵”从不乏例证,对粥而言也是如此。
中华饮食中历来就有南粥北面之说。盛产小麦的北方精于各种面食,
如果说帝王们偶然的宠幸让简朴的糜粥名见经传,
粥假名人事迹而传世亦见于成语“划粥割齑”。因“
历代文人墨客的一个缺点也是一个优点就是善于把平常琐事提拔到雅
文人要把粥吟诵到诗文里去,
相对于帝王将相和志士文人,粥之于平民百姓更在乎其勤俭持家,
以粥食温柔细腻,滋补养身的本质来表达同样的骨肉亲情当数“
较之国人善在饭食中寻找浪漫的写意,
关于粥和制度,有文人王蒙者以文人的哲学抽象写就过一篇“
我自己与粥,也有一段平凡但记忆深刻的故事。之所以时常记起,
粥本清淡平和,宜静心安分,食其滋养,感乎恩德。
腊八节应该不远了,静候其间妻同众姊妹朋友“群雌粥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